首页

有哪些出名的国产女王

时间:2025-05-29 08:00:39 作者:香港调解专家:国际调解院落户推动“以和为贵”走向世界 浏览量:16320

  中新社香港5月28日电 题:香港调解专家:国际调解院落户推动“以和为贵”走向世界

  中新社记者 戴梦岚

  “很兴奋看到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香港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调解研究院院长徐晶连用几个“很兴奋”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2023年2月16日,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成立仪式在香港举行。图为时任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左二)、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右)和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主任孙劲(左一)主持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揭牌仪式。(资料图) (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供图)

  《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将于5月30日在香港举行,近60个国家和联合国等约20个国际组织将派高级别代表出席。国际调解院着眼以调解定分止争,将成为全球首个专门通过调解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法律组织,其总部选址于香港历史建筑旧湾仔警署,预计最快可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开幕。

  徐晶从事调解工作近20年、曾被评为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金牌调解员”,近10年来成功调解逾1500宗案件,其中超过95%的案件涉及跨境争议调解。她介绍,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在中西方文明中都有悠久历史和实践基础。与诉讼、仲裁相比,调解具备自愿及自主、高效率与低成本、程序灵活、保密性、非对抗性,以及和解协议易执行等优势,吸引越来越多当事人选择通过调解来解决纠纷。

  “20年前我刚开始做调解时,总要先花很大精力向当事人解释调解是什么、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好处。”香港和解中心会长、香港国际调解中心主席罗伟雄告诉记者,近10年,随着国家和香港大力推动调解文化,调解的优势受到广泛认同,调解案件数量持续增加。

  罗伟雄说,调解所需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约为诉讼、仲裁等争端解决方式的十分之一,而且能够照顾当事双方的情感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帮助双方重建合作关系,“我觉得这是调解最有帮助的地方。”

  多年调解工作中,罗伟雄印象最深的案例是帮助一家中国内地国有企业解决在中亚地区的建设项目纠纷。这家企业此前遇到同类纠纷,都是通过在当地诉讼或仲裁解决。经过团队约三个月的努力,当事双方达成和解方案,不仅保障项目建设继续进行,也提高了团队调解国际纠纷的能力,助力海外企业“引进来”、内地企业“走出去”。

2025年1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举行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证书颁授典礼。图为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前排中)等与获颁证书的调解员合影。(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谈及国际调解院总部设在香港,罗伟雄认为,这将有利于推动“以和为贵”的东方智慧走向世界,助力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徐晶强调,这既肯定了香港“一国两制”独特优势,也对香港调解员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徐晶建议,香港调解员应以成为“全球调解专家”为目标,深入学习《新加坡调解公约》等法律框架,运用大陆法系、普通法系、伊斯兰法系等多法系知识,组建多语种团队,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辅以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系统提升解决复杂国际争端的能力。“长远来看,香港调解员可结合西方调解技巧与东方和合传统,探索建立全球调解标准,将香港建设成为‘调解之都’。”(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以长江为舞台 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

1933年,工农红军福建省军区在连城举行军事武术运动大会,冯义隆获得射击、刺杀两个一等奖。因将一把大刀舞得虎虎生风,从此他多了个响当当的外号“冯大刀”,后被调到红一军团军部担任武术教练。

杭州亚运会全红婵夺冠后比心:感谢观众加油助威

建行天津市分行产品创新与管理部总经理李宛林介绍,数字人民币钱包按照载体分为软钱包和硬钱包。本次发行的硬钱包采用准账户标准卡模式设计,产品形态为IC卡,具备匿名性、可实名化等特点。发行时匿名,运营机构以账户的形式记载数字人民币的价值,不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支持通过数字人民币APP“贴一贴”功能,将准账户硬钱包与个人软钱包相关联,实现绑定和充值等功能,支持单离线支付,可在线下支持硬钱包功能的受理终端进行消费。

传统村落:在保护与发展之间

西安2月20日电(张远 于海 任伟)“加绒皮裤既能防止风沙灌到裤腿里,又保暖,是我们人手一件的御寒神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榆林车辆段靖边东列检作业场三班货车检车员闫昭称。

重庆南川:冰雪经济火热升温

于杰说,他没有加入这些平台,因为平台不仅会收取较高的抽成,而且限制较多,竞争比较激烈。他大多通过游戏微信群寻找新的“老板”。据了解,这些微信群的群主被称为“团长”。而“打手们”要想“入团”找到业务,需要先通过“面试”。

河北今年首次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Ⅱ级应急响应

来自活动举办地紫竹园区的单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他也和很多人一样,觉得抑郁症就是太孤僻、异想天开。但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他知道抑郁症是一种“身不由己”的病。他称,以后他不仅可以纠正他身边人的误区,还打算在单位组织相关活动,为抗郁出一份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